详细内容
 
13岁男孩高烧不退,全身多部位出血,多方援手助其救治80天重获新生
发布时间:2023-5-27

  13岁的贵州男孩松松(化名)是不幸的,舞勺之年被确诊为极重型再生障碍型贫血。13岁的他又是幸运的,有愿意为了治好他牺牲一切的父母,有为了他竭力救治、多方奔走筹集资金的医护人员。在来住院治疗的80天后,松松终于在5月迎来了新生。
  松松是贵州土家人,跟着在如皋打工的父母和两个哥哥生活在一起。一天松松如往常般背着书包上学,却发现鼻子流血不止,堵也堵不住。家人见状急忙将松松送入当地医院检查,血常规发现孩子的三系在迅速减少,血小板极低,仅达到1×109个/L(正常值是100×109-300×109个/L)。
  入住急诊ICU后,通大附院小儿内科主任医师顾健辉第一时间前去会诊,并建议做进一步检查。“骨髓穿刺后发现是极重型再生障碍型贫血。”听到诊断结果后,松松的父母犹如晴天霹雳。松松的病情来势汹汹,高烧不退、全身出血持续了十天左右,“对于患有极重型再生障碍型贫血的患儿来说,造血干细胞移植是首选治疗方案。”顾健辉告诉松松的父亲。
  松松的病情过于凶猛,已经等不及在骨髓库寻找合适的来源,配型刻不容缓,通大附院血液内科副主任黄红铭教授、副主任医师王信峰接到消息后,为其开通了快速配型通道。幸运的是,松松与父亲是半相合,且父亲与其血型一致、身体健康,符合移植条件。
  移植前,通大附院专门为其组织了由小儿内科、血液内科、感染科、输血科和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家组成的MDT多学科诊疗团队,为松松治疗保驾护航。
  其实在得知配型成功的时候,松松的父母喜忧参半,喜的是孩子有救了,忧的是孩子的治疗费用。对于本就是贫困户的他们来说,松松的巨额医药费无疑是雪上加霜。顾健辉和黄红铭得知后,主动联系多方力量为其筹集资金。除了松松所在学校和父母所在单位爱心捐助外,市红十字会、通大附院基金会携手江苏省瑞华慈善基金会对患者进行资助,瑞华基金一共捐助了松松一家十万元,给予这个不幸的家庭最大的帮助。在经过80天的治疗,近日松松终于可以出院了!